精益管理 历练富贵荣华

2025-11-05 0

从深耕开采地下的乌金,到迈向高质量发展征程,矿井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经营管理的精准护航。做好这项工作,方能让发展的步伐更稳、后劲更足。近年来,荣华一矿党委坚持党建融入经营管理,文化助力效益发展,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形成了“严、细、实、全”的经营考核体系;建成ERP定额管理系统,精确预测产量,控制成本,降低运营风险;智能干选系统投用后,选矸量提升、排矸率提升,人员减少;降本增效成果显著;2024年吨煤成本同比下降,矿井生产均衡率提升,经营利润今年有望突破新高……实现了经营管理日常化、精细化、实效化,取得了经营成效逆势增长的良好业绩。

筑牢效益经营之基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让全矿的经营管理工作在强大“规矩”意识之下开展,这个矿党委以深入践行内部市场化考核机制为抓手,在优化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经营部门精心完善并修订了30项经营管理考核办法及经营管理细则,同时完善了涵盖原煤产量、掘进进尺、商品煤销量、原煤成本、工资核算等六大项的预算管理体系,为经营考核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与责任分工,也使各项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在工资管理上,他们重点把紧工资总额控制关,对所有基层单位的含量提取单价严格按职代会通过的分配方案执行,严格控制计件工资单价。同时,加大不在岗人员清理力度,避免虚增社保金计提基数。在“三位一体”考勤管理办法中,严格控制入井费、保健费、夜班费等津贴支出,实现了工作的标准化与精细化管理,推动经营管控与降成增效工作在良性轨道上持续前行,营造出了“精打细算、全员理财”的浓厚氛围。

在对标管理方面,这个矿紧抓二级市场和五、六级市场,以抓住两头带动中间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对标管理。为此,成立了由行政矿长与党委书记为首的对标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了外部与内部对标管理方案及清单,设立了47项外包标杆与23项内部标杆,并将时间节点与完成情况明确落实到责任部门与责任人,为经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大兴降本增效之风

“降本增效,从点滴做起,细微之处见真章。”近年来,这个矿认真落实公司降本增效“硬措施”要求,不断强化“节约就是增效,浪费就是损耗”的思想,制定了《荣华一矿增产降成提效实施方案》,在“省”字上做文章、在“修”字上见实效,并充分发挥更生厂、检修车间、包机房作用,大到着眼于改进生产工艺、安全作业法,小到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矿党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不断激发干部职工做好降本增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领干部职工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营造了降成增效的工作氛围。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材料科厂房内,可以看到将废旧油铁桶压平,进行二次利用;还能看到废旧皮带在修理厂得到改造使用;还有破碎机压板断齿在精细修复后再度投入使用……这个矿还每月制定修旧利废指标,并对修旧利废任务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兑现,实行奖惩制度,2024年修旧制新产值完成1758万元,超额315万元;平衡调剂材料完成1765.42万元,超额完成265.42万元,有效提升了矿井经济质效。

在物资管理方面,这个矿采取了有力措施,在积极推进物资的回收与再利用工作外,重点加强了物资保管、使用流程的监管,并优化了现场管理。截至今年9月份,已开展128种修旧制新项目,通过回收复用、平衡调剂成功减少了1000余万元的新材料投入。

正是通过矿党委的引领,降本增效的硕果在点滴积累中愈发丰厚。

锻造精细管理之刃

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这个矿党委坚定不移地把提升矿井经营效益作为重要工作目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精心优化工程设计,严格强化煤质管控,全力以赴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矿井收益,凭借精细化管理的精妙措施,引领矿井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他们立足井下源头,持续加大煤质监察力度。在采煤工作面,员工们严格执行“三捡四不上”制度,掘进工作面严格实行煤岩分拣、分运、分装,管控井下原煤控制水分。在提高商品煤热值方面,使用IDS智能干选系统,有效排除了大块物料中的矸石,减少了后续破碎作业的入料量,降低了破碎成本,减轻了煤矿的环保压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此外,这个矿精准对接用户需求,科学实施配比策略,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努力追求效益最大化。今年5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中二中部层4# 上右一面的开采过程中,公司领导及专业部门多次亲赴现场调研、深入论证,最终决定对选煤厂上仓煤实施按粒度分级处理。分级后,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

在工程设计优化领域,这个矿党委积极倡导“小改小革”,大力推动“五小”技术攻关活动,不断完善全链条加工工艺。通过自主研发与加工,成功构建了商品煤落地系统、落地煤回煤系统等关键设施,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促进了在质量与效益上的双重飞跃,铺就了一条精细管理的坚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