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的钢铁力量 ——公司救护大队工作纪实

2025-08-25 0

在黑龙江,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是矿山安全的“守护者”,是关键时刻最美的“逆行者”,这支队伍就是公司救护大队。近年来,这支队伍凭借强大的救援能力、先进的装备以及严格的训练体系,出色地完成各项救援任务,2023年6月,被应急管理部命名为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黑龙江排水队。


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安全

生产应急救援工作,与地方政府、矿山企业建立起紧密的联动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开展联合演练与专业培训,全方位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为救护大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救护大队前身成立于1950年,历经多次体制改革与整合,2006年,救护大队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被认定为国家一级资质矿山救护队。如今,救护大队组织架构完善,从管理层到基层作战单位,形成了高效的救援体系。8个职能科室协同运作,下辖7个中队、1支瓦斯工程队和21个小队,229名队员分布在各矿区,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微信图片_20250825093456.jpg


救护大队有着明确且重要的功能定位,其服务范围覆盖鸡西、牡丹江协作区,服务半径横跨东西350公里、南北130公里,总面积达45261平方公里。这支队伍肩负着鸡西、牡丹江矿区矿山事故救援,更是黑龙江省区域重特大、特别复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的核心力量。多年的实战经验,让救护大队培养出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救援人才。技术专家团队能在最短时间内制定科学救援方案,经验丰富的指挥员精准把控救援全局,基层战斗员则以高效的执行力保障方案顺利实施,三者紧密配合,成为救援行动成功的关键。


优秀的素质离不开专业的培训。 这个大队根据《救援培训大纲及考核规范》以及相关培训要求,参加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中队指挥员培复训4期8人次、师资培训1期3人次,全大队指战员培复训4期174人次。救护大队不仅加强自身培训,还为其他单位进行定制化培训,今年上半年以来,开展鸡西市地方煤矿兼职救护队培训3期,东宁、穆陵、沈煤救护队参加复训。为提升授课教师教学质量,完善配套服务,改善教学环境,创新培训模式,重新细化培训职能定位,提高了学员对煤矿灾害事故危害的认知和应急处置能力。每周三组织专项培训工作,圆满完成了上半年的培训工作任务。


微信图片_20250825093510.jp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大队在装备建设上不遗余力,现有11大类7.6万余件抢险救援器材,涵盖排水、侦测、通信等多个领域。排水泵类装备高效稳定,能适应复杂的排水情况;侦测搜寻类装备精度高、灵敏度强,为定位被困人员提供精准信息;通信与信息指挥系统则确保救援现场与指挥中心实时畅通,让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过往的救援行动中,这些装备发挥了巨大作用。矿井透水事故发生时,排水泵迅速排水,为被困人员争取生存空间;生命探测仪等设备则快速锁定被困人员位置,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为保证装备时刻处于最佳状态,建立了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详细记录装备信息,定期检查维护,让每一件装备都能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除了先进的装备,严格的训练与丰富的演练也是救护大队战斗力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救护大队制定了系统的训练文件,涵盖游泳、电路接线、冲锋舟操作等多个专项训练项目,各中队在常态化训练考核中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同时,积极参与各类救援演练,不仅配合服务煤矿开展应急演练,还自行组织灭火、地震等多种场景的演练,通过模拟真实救援环境,锤炼队伍的应急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在安全技术工作方面,这个大队同样成绩斐然,预防性安全检查、启封密闭排放瓦斯、气体检测监护等工作有序开展,为矿山安全生产筑起了坚固的防线。


从成立之初到如今的发展壮大,从鸡矿公司救护大队,再到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黑龙江排水队,他们始终用专业与担当,守护着矿工的生命安全,保障着矿山的安全生产。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提升救援能力,为矿山安全事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