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创新的源泉,更是企业持续进步的关键所在。

五年来,公司党委以战略眼光谋划人才工作,用系统思维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培育出了数量相对充足、专业相对齐全、结构较为合理的干部队伍,走出了一条具有鸡矿特色的人才强企之路。
拓宽选才视野,精准匹配岗位需求
2020年以来,公司党委通过多渠道引才、高质量育才、精准化用才,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注入“源头活水”,形成“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循环。
在人才引进上,公司党委瞄准干部队伍建设需求,构建“社会招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的立体化引才体系。2020年以来,累计面向社会、院校招聘大学生750人,其中院校引进103人、社会引进647人,仅2024年就招聘123人,为干部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针对煤炭行业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公司与黑龙江科技学院“龙煤学院”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大学生116名,从源头解决干部队伍“专业断层”问题。

在“育”才工作上,公司党委搭建“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培养平台。2021年投入近3000万元改造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建立公司党委党校,先后改建了矿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实操实训基地、红色主题教育基地“五大基地”。截至目前,依托党委党校举办封闭式干部培训班23期,培训1499人次;开设各专业业务培训班119期,培训7133人次,覆盖中层干部、技术骨干等多个群体。针对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了《政工干部“师带徒”实施办法》,116对师徒结对帮带,74人获评优秀等级,有效提升了政工干部的业务能力。同时,推行《年轻干部结对帮带培养实施方案》,公司两级班子成员结对帮带年轻干部641人,其中188人通过培养得到提拔任用或交流到重要岗位,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批”的效果。
在用才方面,公司党委以“实绩论英雄”,为干部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制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形成规范的科研体系,2024年公司获得科技进步奖7项,申报专利6项,通过国家安标中心认证60项。39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累计立项137项,完成57项,创效7600万元, 其中多名干部凭借技术创新成果走上重要管理岗位。

创新选拔机制,激活队伍内生动力
公司党委始终将年轻干部培养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打破隐形台阶,破除唯学历、唯经历、唯资历、唯年龄的“四唯”倾向,通过“选、育、管、用”全流程发力,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快速成长,逐步形成“老中青”梯次合理的干部队伍结构。
在选拔任用环节,公司党委坚持“专业化、年轻化”导向,大胆启用有潜力、有能力的年轻干部。2020年以来,累计提拔“80后”中级正职12人,较2019年初实现“零的突破”;提拔“80后”中级副职101人,较 2019年初增加89人。其中,41名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的年轻干部走上中级管理岗位,占同期提拔中级管理人员总数的45.6%。在初级管理岗位上,“85后”初级副总师较2019年初增加32人;“90后”初级管理人员较2019年初增加152人,年轻干部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公司党委构建“多岗位历练+精准培养”的成长路径。推行“一线干部轮岗制”,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墩苗壮骨”。以平岗煤矿矿长王仲实为例,2010年从矿井建设专业毕业后,他从城山煤矿二采区技术员起步,在党委的培养下,先后在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等多个岗位轮岗历练,凭借出色的业绩逐步成长为中级正职干部,如今正带领平岗煤矿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力量。还有1985 年出生的鲁鹏飞,从技术员到综采队长、开拓区长,再到副井长、矿长,在不同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其所任职的矿井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效率提升30%,成为年轻干部中的标杆。
在激励保障上,公司党委制定差异化的激励政策,让年轻干部“有干劲、有奔头”。探索技术人员管理“双通道”晋级模式,对专业技术型年轻干部实行最高1600元/月的津贴补贴;开展“拔尖人才和科技新星”评选,对获评的年轻干部分别给予3000元/月、1000元/月的奖励。2023年公司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上,167名先进个人中年轻干部占比达42%,其中1名年轻干部凭借技术突破获得5万元特等奖,充分激发了年轻干部的创新热情。

优化梯队结构,夯实长远发展根基
2020年,公司党委前瞻性制定《鸡西矿业公司管理人员三级梯队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健全“选拔、培养、考核、交流”全链条机制,打造覆盖各专业、各层级的干部储备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蓄水池”。
在梯队建设规模上,经过五年的培育,三级梯队人才库从初建时的648人增长至1942人,净增1294人,增长率达187.2%,涵盖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经营管理、党务4个专业领域。结构比例形成“金字塔式”的合理布局,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充足储备。
为确保梯队人才“质效双优”,公司党委建立“动态考核+精准培训”的管理机制。每年制定专项干部培训计划,针对梯队人才开展“定制化”培训,内容涵盖安全管理、智能化技术、党建业务等重点领域,2024年累计培训梯队人才2300余人次。同时,实行“季度考核+年度评估”制度,将考核结果与晋升、奖励直接挂钩,2024年有156名梯队人才因考核优秀被提拔至更高岗位,28名考核不合格者被调整出梯队,实现“能进能出、优进劣出”。

在梯队人才使用上,公司党委坚持“人岗相适、以用促育”,通过“挂职锻炼+项目攻坚”的方式,让梯队人才在实践中“挑大梁、当主角”。2024年,选派89名梯队人才参与智能化矿山建设、瓦斯治理等重点项目,其中32人因表现突出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此外,2024年公司制定《智荟鸡矿雁阵远航》党委书记抓人才项目创建实施方案,立项31个人才培养项目,解决梯队人才培养问题27项,为梯队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80后”初级副总师占比达33.1%、中级管理人员占比26.3%,“老中青”梯次结构持续优化;三级梯队储备各类管理人才1942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公司党委将继续深化人才强企战略,以更优的政策、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打造干部队伍建设“新高地”,为建设现代化新鸡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