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巧”设计——公司坚持推进经济技术一体化工作掠影

2023-08-06 0


“要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对即将施工的每一项工程都要认真研究、反复测算,杜绝无效工程和无效进尺,避免设计上的损失和浪费……”

“技术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技术设计的不到位会给企业在物力、财力、人力和时间上造成巨大的损失……”

工程设计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无论是在会场还是现场,公司主要领导都曾多次这样强调。

近年来,公司按照“坚持经济技术一体化,优化工程设计,杜绝‘最大的浪费’”的总体要求,在工程设计上坚持安全、经济、技术、环境“四位一体”论证制度,在工程设计之初,就最大限度简化系统、简化环节,合理集中生产提升矿井经济运行质量。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夯基础、上标准、谋长远、促发展”的部署要求,切实地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公司要求各单位,凡是水平设计、采区设计必须经过公司专业部门的审批;矿工程设计必须经过矿总工程师审批,方可执行,极大地增强了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公司在源头上推进经济技术一体化,确保取得实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源头上省人员
   
城山矿二水平东部43号层采区是该矿2024年的重点接续采区,工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设计之初,该矿就按照经济技术一体化原则,以召开会议的方式集思广益,反复调查论证,力求让工程设计在源头上就尽善尽美,随着工程逐步推进,工程技术人员并没有放弃完善工程的想法。今年年初,他们取消了3吨底卸式矿车运输,改为皮带连续化运输。有效解决运输线路复杂、距离长的问题,大大缓解了多队组施工时主运巷的运输压力,有效地提升了运煤效率,缓解了安装回撤工作时的运输压力,更减少了10余个作业岗位点。初步估算一下,按照城山矿辅助工种人均工资计算,取消三吨矿车运输,每班可减少4到5人作业,这一个班就节省了3到4人工资支出,一天有三个班节省10个人的工资,一个月就能节省4到5万元。

图片

图片

    
源头上减工程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东海矿。该矿六采上山采区储量约150万吨左右,是该矿打开七采区的前期重要开拓工程。按照原有的开拓设计模式,起初,该矿工程技术人员为这个采面布置了皮带道、绞车道、回风道。后来,该矿从全矿接续、施工成本、采区储量等方面综合考量,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论证,最后将绞车道与皮带道合而为一,布置了一条机轨合一巷,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这样原有设计的三条开拓巷道变成两条开拓巷道;不仅可缓解该矿接续紧张的局面,也为该矿更早地开采六采上山采区提供了时间保障,更因为在设计上节省一条巷道,为全矿节约资金750万元左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源头上解难题
    
今年,新发矿建成了该矿第一个智能综采工作面,并且实现了达产。在总结经验成绩时,新发人都说,这智能化综采面设备中净化水也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去年年末,在新发矿设计安装智能综采工作面的几乎同时,该矿也在积极设计安装龙煤集团首个井下大型净化水站。生产用水是井下生产重要资源,井下污水处理近年来也成为煤矿生产必须兼顾的重点项目。尤其是新发矿,受地理条件影响,该矿井下污水处理量较大。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该矿下定决心让井下建立大型净化水站,让井下源源不断污水变成净化水,变成生产用水,直接供给到采掘工作面用水处。“煤矿井下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巷道、硐室都不能单独割裂,所以在设计时,我们将其与井下用水点有机结合,将矿井水处理后直接输送到工作面用水位置,实现矿井水处理不出井,这样一来每年至少可节省成本费用420万元。”新发矿总工程师程强这样跟记者介绍。
    
坚持“经济技术一体化”原则,在设计之初就要杜绝“最大的浪费”,现已成为公司全体工程技术人员最大的追求。以上三个事例,仅仅是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缩影,事实上在推行“四新”应用、推进“四化建设”、坚持沿空留巷、实施“一优三减”等,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正在用手中的笔,为公司创造着有账可查,亦或是无法估量的智慧财富。



图片

      文字: 范玉臣
      图片: 于   海
      编辑: 郝俊丹  唐雅楠  孙   宇
      审核: 孙   鹏  陈忠国  盖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