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是矿井智能化建设的基础,一台台矿山设备在信息网络信号的数据传输下,各系统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奏响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新乐章。 近年来,公司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振兴,锚定构建具有鸡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全面推进智慧矿山建设,率先成为东北三省“5G+智慧矿山”项目建设落地企业。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从东山矿“一枝独秀”到3个智能化示范矿井、1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顺利建成;从迅速发展的wifi6、4G+、5G+万兆网络系统,到各矿信息主干线全部实现万兆传输,83%的固定机台实现无人值守;从将城山矿选煤厂建成集团公司首家智能化选煤厂,到建成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龙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成功承办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会,到东山矿智能化矿井建设项目成为2022年世界5G大会优秀案例……公司以“智能”换“产能”,信息化建设渗透性更强、覆盖面更广。 目标明确,吹响信息化建设号角 早在2020年,公司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之时,公司就抢前一步对“依靠科技加快矿山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提产能、增规模,实现鸡矿高质量发展”有了规划和期许。“四化”建设的快发展需要基础设施的“强引擎”,岁月如梭,脚步不停,如今的信息网络已如“玉笛飞声”散入公司井上井下各个角落。 今年5月,公司多了一个86人组成的滴道盛和矿立井带班视频群。在这个群里,井副总以上领导、井区干部、安监人员等带班人员会将自己发现的隐患、正在做的工作、需要提供的帮助等工作信息和相关视频随时随地发到群里,群内成员都会第一时间关注动态,以便随时认领任务,及时完成并上传结果,形成闭环管理。他们将拍摄地点设在了每一个隐患可能出没的作业地点和角落、每一个员工关注的热点,甚至会多人“直播连线”解决一些棘手的难点。自从采用了井上下信息联通、工作面视频共享的新入井带班模式,这个井共传送工作面视频10800个,隐患排查整治立行立改1162条,组织各类现场办公15次,解决问题80余条,实现了矿井“上下联动、专业联动、干群联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同样感受到现代化矿井气息的还有滴道盛和矿九井的干部员工,他们将智能防爆手机亲切地称为“掌中宝”,无论身在地面还是千尺井下,只需打开手机APP,矿井绞车、高压供电、排水、通风、皮带等各个生产设备的信息尽在“掌”握,可以随时利用手机对其进行开停控制,实时掌握生产进度。 加大投入,合奏推进信息化旋律 在公司部分矿井的智能化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昔日在千尺井下辛苦劳作的矿工, 此时已是西装“白领”,眼睛紧盯在LED拼接电子大屏幕上的实时画面和各项数据,手执键盘鼠标,在敲击和移动中,调度现场采、掘、机、运、通各大系统。曾经这些相对独立的“小阵地”已被联成一个“大舞台”,珠联璧合、繁忙中自有章法。 东山矿是公司智慧矿山建设的“领跑者”,公司第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东北三省第一个井下5G基站都在这里投建,随处可见的“高科技”让矿井面貌焕然一新——皮带机、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实现自动化;采煤机、综掘机实现远程操控、“智”动“干活”;“无人驾驶机车”练达老成、轻车熟路,深受矿工喜爱;智能巡检机器人、固定监控设施24小时无缝值守;依托5G建设的信息化管控平台,成一家之大成,实现了矿井上下数据监视、智能控制和集中化展示与关联分析……在这里,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相对普通综采队,智能化采面可减员50%,月人工成本降成近20万元以上。”东山煤矿智能化综采队党支部书记秦文智介绍。 走进城山矿宽敞明亮的井下中央变电所,各色开关、高防等设备设施整齐地排列在一侧,一个灰黑色的轮式巡检机器人看上去低调严谨,他正瞪着一双锐眼,近乎苛刻地审视每一处细节,并将每个设备的运行数据源源不断地“递交”到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一直以来,城山矿对矿山智能化建设知之真切、行之笃定。这里不仅建成了全省首座智能化选煤厂,生产过程中的介质、水、电、药剂等物资消耗可自动计量分析、自动精准添加,大型智能化设备、各类巡检机器人也如一个个智慧生命,按部就班、一丝不苟,与煤矿工人并肩奋斗在各自的岗位,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就像一个“智慧大脑”,它不仅对设备的运行状态、重要点位的视频画面、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井下井上各类安全生产数据“了如指掌”,对设备设施的远程监测、自动预警、自动控制也“游刃有余”。前不久,黑龙江省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在这里召开,这里相继召开过黑龙江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会、龙煤集团选煤系统智能化建设现场会等多个现场会,城山矿乃至公司在智能化建设方面始终登高望远、不止于前。 广泛应用,激活高质量发展音符 自从启用了“以量计资”信息化工资结算平台,员工工资定额标准上调,全矿月工资总额不升反降,员工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却普遍提高。平岗矿掘进区507队王炳贵的一句话透露了其中的玄妙:“每天收工后,我都要在手机APP上确认自己的当日工作量。这上面每班打了多少根锚索、挂了几片网都显示得清清楚楚,每项工作都有固定单价,质量验收合格的自动计入工资,从班长、段长、区长到矿长甚至我的家人都能通过APP看到我们每个人每天干了多少活干得怎么样。一想到可能有这么多人‘关注’我,我工作起来就特别卖力。”信息化打通了下级与上级、部门与部门、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协同合作的同时,使得企业管理变得更加精细、高效。 就在今年,公司的“储运销一体化管控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这个平台整合了煤场管理、销售管理、运输管理、煤量过衡管理、风险防控管理等煤炭营销全流程业务,可以实现自动发运、自动结算,系统测试以来数据准确率达100%;负责物资采购计划、采购、供应、管理、仓储的信息化系统完成了从“NC6.5”到“NCC”的进化升级;材料智能领取系统自助领料,闭环配送;社会职能智慧管理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矿井数据汇聚、业务综合管控的信息集成平台正在努力构建。用流程管事、用制度管人,在电脑、手机屏幕的方寸间,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规范。管理无声,却能春风化雨、无为而治,形成超越“加法”的整合力量。 在公司11月末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贤君对公司致胜未来目标坚定、满怀信心:“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服务企业经济建设这一核心,依托现有基础和条件循序渐进,推动煤炭开采全产业链智能化。年底前要完成4个煤矿井下WiFi6网络建设,全公司煤矿井下网络覆盖率达到100%;煤矿辅助系统无人值守达到90%以上。明年上半年各矿重要场所和重点队组AI视频监控系统要实现全覆盖。到“十四五”末,万吨用人率降到20人以下,全员工效提高20%,重大安全风险管控、现场安全隐患整改达到100%,基本实现“六零”目标。到2030年,现有生产矿井全部达到智能化示范矿井标准,基本形成具有鸡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文字:郝俊丹 图片:于海 谭振洋 视频:刘子龙 编辑:郝俊丹 唐雅楠 孙宇 审核:孙鹏 陈忠国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