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手机就能实时查到今天应拿的工资,真是太方便了,以往虽然说工资一样拿,但是却不清楚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现在,我和工友们通过手机看着工资跟着工作量一点点涨上去,心里美滋滋的,很有成就感,大家干起活来也更有劲了。”平岗矿员工刘甲财向记者介绍。随着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平岗矿员工薪资结算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员工可以通过手机APP端自助查询当日薪资结算,这种改变受到了员工的好评。日前,平岗矿内部市场化工资、工分查询手机APP成功上线,实现了矿井内部市场化管理信息掌上查询,成为这个矿推进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又一重要成果,开启了内部市场化管理掌上数据查询的新时代。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转型升级的趋势和要求,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效益的“助推器”。平岗矿积极推进内部市场信息化管理工作,通过增加市场化的透明度,让干部可以通过线上审查作业单,查看各专业工作量,到作业现场后可以对照电子作业单核实工作量完成情况,有效控制虚报工作量情况,同时将“以量计资”电子作业单与考勤虹膜进行比对,出勤人数更加真实。 “以量计资”电子作业单的出现,充分彰显了平岗智慧,也是这个矿的“首创”。从井下到地面,从工作量验收到工资结算,形成全过程全闭合的工资结算分配数据化、信息化管理,做到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和智能化推送,实现了“以程序管事、以制度管人”,真正达到了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的管控要求。“使用这个平台后,最为关键是数据比之前更加精准了,数据精准更方便矿领导干部对工作作出更科学的决策,如干什么工程,需要支付多少工资,对比同类数据,就能了然于心、心里有数,进而达到节约工资支出的目的。”人力资源科科长吴艳春这样告诉记者。
提到最新的智能化结算平台,平岗矿总会计师张云飞说:“智能化结算平台使我们的管理更加规范、流程更加精细。在平台中有效整合了人力资源系统、市场化系统形成资源共享机制,数据指标统计‘一键生成’,管控节点和风险提醒一目了然,让人力资源调配变得更加科学有效,同时有效减少管理层级和流程多,给精细化管理带来很大便利”。如何打开高质量管理的大门,秘诀在于系统紧紧围绕“以量计资”这把金钥匙进行搭建。以往的工作量核算需从上到下、从井区到段队复杂程序,井下用小本记录、升井重复手写工作量及分配当班计资金额,填报一张就得半个多小时,每个合计数需要自己手动计算,当班工人需签字,安质员需签字,再到区、队长签字,经理班长签字……速度慢、效率低。如今,在井下现场,安质员和班组长利用定制手持设备在井下直接核定工作量,生成电子工作单,与APP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井下井上数据同步高速运转,真正实现了“以量计资”的日结日清。同时,员工当班就能利用平台核算出自己的劳动所得,人工费实现日清日结,劳动报酬体现更直观,激励作用更直接。数据流转变成一池“活水”,带来的是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浪花”。小程序主页中,增加计件工资超限提醒功能,按照超限金额,汇总提醒出超限人次,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超限查询也可以“下钻”式查询,最终查看到小班工作单,提高“以量计资”的精确度。精确的“以量计资”让更多员工享受到了薪酬改革的红利,最大限度地盘活了人力资源工作。
“平岗矿依托井下5G+云服务,建立起与系统平台相协调的组织体系和薪酬结算分配体系,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配合,保证了‘以量计资’体系稳定,使各级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得以从繁杂的工资结算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心放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上。”平岗矿经营办马文波说。经营管理严格对标管控水平在智能化结算平台辅助下节节攀升,带来的是看得见的规范“以量计资”提质效,和更多看不见的无形效益。科学的劳动定额与工作现场的施工情况相结合,具体细化、量化区队劳动工作量,实行劳动工资定额精细化管理,全面完善“以量计资”定额、价格、计量、结算等基础管理体系。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员工工作热情高涨,生产任务超额完成,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平岗矿自2021年11月份实行“以量计资”电子作业单,通过数据分析严格管控,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年以来,通过“以量计资”平台管控,在产量、进尺同比增加和全矿每工增加11.78元的情况下,月均工资总额对比同期还下降44万元。吴艳春介绍说:“通过‘以量计资’平台管控,目前工资结算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作业单、结算表全部电子化,管理审核由系统自动推送,便于核对的同时,每年可节约办公费用3万余元。”作为集团公司首家利用“云”服务器的平岗矿,自系统投入使用运行以来,员工利益得到有效维护,管理效益日益显现的成果的历历在目,正映衬出公司信息化创新管理的久久为功。
文字:孟泠男
编辑:郝俊丹 唐雅楠 孙 宇
审核:孙 鹏 陈忠国 王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