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及相关部门指导下,平岗矿在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工资结算平台系统进行全流程梳理的过程中,针对传统功能中存在的问题,攻坚克难、补齐短板,从创新实践视角出发,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丰富智能结算、信息化考勤、以量计资、分配结算等内容应用,推进了企业管理更加规范、流程更加精细。
创新内部市场化管理,实行区队薪酬分配以量计资,员工当班就能核算出自己的劳动所得,人工费实现日清日结,劳动报酬体现更直观,激励作用更直接。在实际工作中,平岗矿在尝到甜头的同时,也经常发现一些数据统计不准,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经过这个矿人力资源部门所有工作人员深入调研,认真梳理,最终六个问题突显出来。即:人为录入干扰因素较多,随意性较大,不规范;时效性长,没有具体时间概念,全靠人为要求来上报;不能同虹膜考勤系统及人力资源系统形成资源共享,造成虹膜资源浪费;事后人为统计工作量大,且统计不准,起不到分析作用,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薪资结构复杂各系统自成一派;因矿区特殊性,员工薪资由计件薪资、工作补贴以及考勤数据构成,但考勤系统大多是独立的虹膜考勤系统,数据很难互联互通,以致于员工无法一次性查看全部薪资构成信息,易形成信息误差;管理层级多、流程复杂。因此,这六方面问题,成为了平岗矿推行新系统必须要打通的“六道关”。
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公司“四化”建设如火如荼,平岗矿要研发人力资源系统,怎能不搭乘趟快车?针对六个难题,这个矿人力资源战线,创新举措,引入“5G+工业互联网”技术,积极破题,连出“六招”。第一招:搭建监管体系。通过软件平台,流程管理人为操作,大数据分析控制规章制度,搭建层级监管体系。例如:通过小班计资的工资汇总总额,与作业单中的计件工资进行比较,提高以量计资的准确性。第二招:严格定额管理。通过以量计资管理平台,实现定额工序精细化,规范了工序单价。在计资过程中,无法人为修改定额单价,大大提高了定额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第三招:坚持“三对照”,通过接口引擎,在小班计资过程中,实现只有当天当前班次考勤人员,才允许在软件中计资,并把计件工资与考勤管理结合起来,完全实现了“三对照”管理。第四招:打造数据流转引擎。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数据流转没有人为干预,通过统一的API接口引擎,为外部系统提供组织机构、人员信息、考勤信息等数据。五是开发手机查询软件。成功上线了以量计资移动端手机软件小程序,员工可以自主查询每天的计资、考勤、工资等数据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权限范围之内的汇总分析数据,并且在查询作业单快照的同时,进行留言互动,实现了数据“下钻”查询。六是增设超限提醒功能。在小程序主页中,增加计件工资超限提醒功能,按照超限金额,汇总提醒出超限人次,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超限查询也可以“下钻”式查询,最终查看到小班工作单,提高以量计资的精确度。新系统形成后,这个矿将科学的劳动定额与工作现场的施工情况相结合,具体细化、量化区队劳动工作量,实行劳动工资定额精细化管理,全面完善了“以量计资”定额、价格、计量、结算等基础管理体系。由于成功研发应用了人力资源信息化工资结算平台系统,令员工工作热情高涨,生产任务超额完成,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一子落,满盘活。精确的“以量计资”让更多员工享受到了薪酬改革的红利,最大限度地盘活了现有人力资源。平岗矿1207综采队队长张耀中说:“现在的工资结算平台,我们在作计件工资时,工人的‘以量计资’数据直接从管理平台提取过来,如学习津贴的数据也是自动提取过来的,只需要录入部分奖金项。相比以前利用excel做表效率、准确率都大幅提升。以前做表需要半天时间,现在十来分钟就可以完成。并且需要查看明细汇总数据的时候,在软件里很方便就可以查询,最后的结算单也是由软件自动生成,工资科审核通过后,我们就可以打印出来,使制作工资结算单的工作省时省力。”
文字:刘喜文
编辑:郝俊丹 唐雅楠 孙 宇
审核:孙 鹏 陈忠国 王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