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 址:鸡西市红旗路10号
电 话:
传 真:
邮 箱:

矿山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员工园地 > 矿山人物
忠肝义胆的丁述和系列报道(持续更新)
作者:范玉辰 发布于:2019/4/18 9:54:17 点击量:

编者按:当前,“刘金奇事迹”感染了全集团所有干部员工。他“忠诚、实干、创新、有为、干净”的精神让我们由衷地钦佩,从而进一步激发了集团所有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公司杏花矿矿长丁述和在学习刘金奇精神时说:“要像刘金奇那样,把安全生产当做第一天职、把高质量发展当做第一要务、把忠诚务实担当当做第一风范”。在与丁述和的交流过程中,记者从中也看到一个丰满的“榜样矿长”。他的人性闪光点、管理艺术、人格魅力也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赤胆下的黄脸与笑脸

    胆总管囊肿使丁述和的脸色越来越黄,他却一片赤诚投身于工作而推迟治疗;看着住院通知单,在医生的面前他时常就像一个犯错误的“小孩子”,满脸陪着笑。

    “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心理压力大……这些行为,都能导致消化系统紊乱,进而导致胆汁、胃液等消化液失调,进一步诱发炎症、产生结石……人的胆一旦出现了这些问题,就容易出现腰酸、背疼、面黄等症状……”日前,鸡矿医疗集团杏花矿医院院长刘大力介绍了胆总管囊肿的病因。当记者见到因胆囊手术刚拆完线的杏花矿矿长丁述和之时,第一感觉就是,他的脸比之前黄了许多。

    上午9点左右,记者来到了丁述和的办公室,办公室里虽然很整洁,但记者却从中闻到了一种熟悉而又浓郁的香气。顺着味道寻找到门后的垃圾桶,发现垃圾桶内一桶冒着热气的方便面桶还没有被倒掉……与矿上的其他干部一样,做为矿长的丁述和也有在办公室里备着方便面的习惯。据说,这是因为煤矿上班时间较早,不少住在市区内的员工,因为夜间值班带班、起早通勤、来不及做早饭等原因,又担心延误井下工作,所以开水冲方便面成了他们常年的习惯。据了解,身为一矿之长的丁述和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而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又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诱发原因之一。

    杏花矿党委组织部部长张明科向记者介绍,从2016年丁述和来到杏花矿工作起,丁述和就把办公室搬到了井下,除去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今年3月份至今,在过去的几年内,他在杏花矿月入井次数从来就没低于22天。有的时候还连勤延点。

    杏花矿采煤区区长汪兆昱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该矿回采西三采区30号层的时候,一天零点班,汪兆昱突然接到汇报“工作面遇到变化带,顶板极其破碎……”听到汇报后,汪兆昱顿时困意全消,立即赶到工作面去指挥员工过变化带。当汪兆昱来到工作面详细地查看情况后,正准备指挥员工干活儿,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什么情况?”汪兆昱一回头非常惊讶:“您不是回家了吗?”……当天凌晨2点多,丁述和电话打到了矿调度,调度没有向他隐瞒井下情况。闻听消息后,丁述和在家睡不着、坐不住,立即从家赶到了井下,亲自指挥员工过变化带。“机组慢点走刀……架子跟紧了、跟靠了……瓦斯多少了?……注意哦,别着急,慢点干,别片帮……”——专业的现场指挥经验与水平,让汪兆昱一干人等从心底竖起大拇指……那一次丁述和在井下一直待到中午12点左右,看着工作面情况平稳了,丁述和才升井。

    记者采访了多位杏花矿干部,他们说:“这样的事,在丁述和身上已经成为了常态,每当井区遇到什么重要的活儿,丁述和总是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丁矿长的座右铭是‘带着问题入井,不把问题带上井’。”他把工作摆在了首位,却置自己的身体于不顾。三年间,他坚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理顺采掘关系,让主采煤层进入二水平后处于逆境中的杏花矿走出了颓势,原煤产量以每年20万吨的速度递增。

    “工作在杏花矿区的我,为杏花矿能有这么一位好矿长,从心里面感觉到庆幸;但做为一名医生,遇到丁述和这样的患者,也着实地感觉到头疼,把医生的话当做耳旁风,长此以往,身体还要不要了……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他总是笑着跟我说,等他不忙的,一定好好看病……”刘大力说。

 

忠胆下的黑脸与暖脸  

    丁述和忠于企业,忠于事业,具体表现为将安全生产标准当做不可逾越的红线,他时常黑着脸对待那些没有达到工作标准的部下;他了解一线艰辛、一线所盼,与采掘工面对面,他的脸总是暖的。

    自杏花矿主采二水平后,杏花矿采掘生产与主采一水平时不可同日而语。矿压大、瓦斯大、围岩条件差、采煤地块小……种种困难考验着全矿上下应变能力和现场管理水平。如此困难条件,丁述和严肃地一再重申:“越是困难,越要坚持安全生产标准,越要严格细致地兑现各项规程规定”,于是,每逢入井,检查员工是否兑现各项安全生产标准成为了丁述和的“规定动作”。该矿大修区区长葛福林在采访中说,丁矿长非常强调力矩扳手和扭力放大器的使用,这两个工具是在打完支护后,用来紧固锚杆、锚索的,目的是使支护更加紧固、可靠。丁述和每次入井对小班支护质量进行逐一检查时,如果发现松动的锚杆、锚索,就会叫来当班班长,严格的指出、严肃的提醒……

    丁述和每次入井都会随身携带着一个笔记本,记录下他入井带班发现的每个问题,第二天早会再安排部署给相关单位。他常常对员工们说:“我们对待问题要一丝不苟,解决问题要不打折扣。”一次,矿东掘区区长王冶就遇到了一次丁述和的“黑脸”。2018年8月份,在该区201掘进队工作面,该队遇顶板变化带,按照规程规定,需要加密钢带。在工作面带班的丁述和判断,工作面所用的钢带,支护效果可能达不到支护要求,丁述和要求把窄钢带改成宽钢带,一次增强支护效果。当天,丁述和要求王冶立即更换。可是,由于物管部门缺少宽钢带,所以201掘进队更换钢带晚了两天。第三天,矿安监科通报检查结果,王冶在早会上被点名。听到通报结果的丁述和当时就黑了脸问王冶:“这个事儿,是我三天前就安排的,为什么到现在不落实?”王冶做出了解释,丁述和追问:“为啥不早汇报?”……

    从一线的采煤工、小班班长、“龙煤第一综采队”城子河矿145综采队副队长、队长……直至杏花矿长,18岁参加工作,34年的煤矿工作生涯,丁述和对煤矿有着浓厚的感情,他早已将自己融入到了矿山,也深深地爱护着亲如兄弟的矿工们。他了解井下作业条件有多艰苦,也清清楚楚地知道,煤矿工人心里想的是啥。采掘工作面遇变化带,是采掘一线员工最艰苦的劳动。搬运支护工具多、体力劳动强度大是工程难点和特点。今年2月份,综掘区604综掘队在施工东一采区风道工程时,工程前进400米遇变化带,一到工作面,丁述和就发现工作面的士气不高。他立即将小班员工全部召集起来,对员工们说:“放心吧,你们想啥,我都知道,明天我就和工资科研究咱们队的工资问题。”

    原来,随着内部市场化考核办法逐渐完善,员工们都清楚:“工程进尺越多,工资收入就会越高”,但是那次该队遭遇到地质变化带,工资收入照往月会明显减少,因此当时该队员工心情不是很好……当天,丁述和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入井,心中也有了解决方法,他与工资部门研究决定,重新制定了过变化带的工程单价,将支护质量方面制定了更高的标准——因为过变化带,工程质量标准是重中之重。这样,只要员工兑现了标准,当月所得就会与往月收入不相上下。当天陪同丁述和入井检查的综掘区党支部书记刘志喜清晰的记着:丁述和当时与员工们讲话的语气非常亲切,脸上也洋溢着温情。



关于我们  | 网站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 龙煤集团鸡西矿业集团版权所有 地址:黑龙江省鸡西市红旗路10号 黑ICP备 100077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