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五大平台” 激活创新动力 ——公司职工专业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提高创效创新管理体系建设综述

2024-04-28 0

企业发展说到底,为的是职工,靠的更是职工。过去的一年,公司在助力职工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效创新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精准施策,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班组创先争优、技能提升竞技、师徒帮带晋级、劳模创新联盟、职工建家保障“五大平台”建设,为职工搭建成长成才舞台的同时,真正把“人”这个“第一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3年,公司职工专业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提高创效创新管理体系获得中国煤炭工业2023年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典型做法在《中国煤炭报》《黑龙江工人报》被整版刊登。

图片

班组争优抓典范:选树标杆,激发团队潜能

班组是企业最小的生产单元,也处在安全生产的最前沿。公司着重在“学、培、育”上下功夫,通过培育工匠精神、实施职业规划、拓展技能培训、强化现场演练等措施,持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并发掘有成长潜力的管理型、技能型人才,强化训练,重点培育,助其成为安全生产的管理者,把好安全生产第一道关口。

2023年,公司完善了《深化班组建设“典范工程”实施方案》,汇集15项79条班组建设制度规范,形成了以党政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协调、专业分工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班组建设模式;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现场管理三个方面推进内业标准化、规范化;推行班组安全管理“四排查、三落实、十到位”工作法,坚持班组长每月一次脱产培训,持续开展了各种班组特色活动。

图片

东山矿智能化综采队张连伍班组是一个只有6名职工的小班组,平均年龄45岁,但班组的出勤率、工程质量、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等各项指标均为全矿第一。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原来,张连伍班组创新采用“765”管理模式,包括班前严格执行点名、确认精神状态、布置任务、安全提示、安全学习、班前考问、安全宣誓“7必做”;班中抓好交接班验收、安全状况确认、质量巡回检查、安全仪器使用、岗位操作流程、集体升入井“6规范”;班后推行总结评价、落实整改、工资分配、上传下达、安全提醒“5步法”,铸就了一支敢于挑战、不怕险阻、能打胜仗的钢铁队伍。

2023年3月,张连伍班组采煤量达3.5万吨,单产显著提高;4月完成采煤4万吨,人均工资增幅明显;5月,他们仅用16天时间就完成了极困难的智能化工作面搬家任务,比计划提前了3天。因表现突出,张连伍班组被选为公司“品牌班组”,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

衣范新是滴道盛和矿九井902综掘队的班组长,他带领的班组连续8年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是公司出了名的“安全模范班”。当人们问及衣范新安全生产秘诀时,他表示,抓住“讲、接、分、查、教、验、评、示”8个环节很重要。“讲”就是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接”就是做好现场交接班;“分”就是要根据条件分任务,根据能力分岗位;“查”就是做好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和检查;“教”就是在作业现场进行演示和指导;“验”就是做好收工验收工作;“评”就是开好收工会;“示”就是对当班考评结果及时公示。衣范新班组以实现无违章、无事故、无隐患、无缺陷管理为目标,带动了全队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提升。近年来,这个班组多次荣获公司“优秀班组”称号,今年还申报了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奖项,衣范新也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班组长。

公司坚持打造品牌班组、标杆班组、样板班组,将优秀党员培养成班组长,把优秀班组长培养成党员。通过双向培养和政策激励,职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公司还根据每个人的专业性质、工种特点、文化水平,为班组职工量身定制职业规划,畅通职工技能晋升通道。2023年共计有52名班组长被发展成党员,61名党员被培养成班组长,23名班组长被提拔到段队长岗位。东海矿179采煤队班组长邵珠勇荣获2023年度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技能提升抓竞赛:选拔演练,催生精湛工艺

技能竞赛是助推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途径,在职工技能提升方面,公司着重在“练、赛、拔”上下功夫,以“出绝招、亮绝活、展绝技”为主攻方向,分层级、分专业、分工种“量身定制”竞赛方案,选拔精英人才。同时,公司鼓励技能人才积极参加煤炭行业和国家级各类竞赛,并将其纳入公司技能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营造了以赛促学、以赛赋能的良好氛围,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保障。

荣膺2022年度“龙江工匠”的杏花矿地测科测量组组长王金亮,扎根矿山测量岗位17年,严把“毫米关”,测量“零误差”,被誉为测量岗位上的“尖兵”。曾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物流分会矿铁专业技术练功比武竞赛中获得第三名的铁路运输部城子河运输科信号副段长彭科技,如今不仅被公司聘为专业“兼职教师”,还是铁路运输部城子河铁运科劳模创新创效工作室的带头人。韩德君是永益公司机加一分厂的钳工行家,曾多次在省、市、公司各类技能大赛上大放光彩,在皮带机、齿联器、主扇等设备检修上,他自制胎具,提高了工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东海矿更生厂电气车间主任王永刚,焊工、钳工双修技艺精湛,在他手里“重获生机”的井下设备数不胜数……这些“能人”都曾在各大竞赛中崭露头角。

图片

公司曾荣获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公司和直属单位先后5次荣获国家和黑龙江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奖,3人被评为国家和黑龙江省“安康杯”先进个人。截至目前,公司拥有煤炭行业技能大师3人、黑龙江省首席技师2人、龙江工匠10人、龙江技术能手2人、市级工匠5人、市级首席技师7人、市级技术能手23人、公司“矿山工匠”55人、公司技术能手322人。

2023年,公司职工技能竞赛设立1个主赛区、10个分赛区、71个竞赛工种,开展技能竞赛142场、参与职工9000余人,评选出6个优胜单位、129名技术能手。救护大队获得3项全国矿山救援技能竞赛三等奖;新发矿和永益公司3名选手斩获全市职工焊工比武竞赛前三名。一批批“拔高”和“冒尖”人才脱颖而出。

师徒帮带抓晋级:薪火相传,搭建共赢阶梯

“师带徒”是迅速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构建技能人才梯队的有效手段。公司着重在“传、帮、带”上下功夫,通过“1+N”模式精准结对、梯队培养、从严考核、分类施策,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项目,全力打造一支尖兵队伍。

在2022年公司练功比武竞赛中,程书江、于超师徒同台竞技,分获PLC编程和维修电工冠亚军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师傅程书江1988年参加工作,在城山矿机电区从事井下电钳工工作,至今已30多年,熟知电脑程序设计和设备故障处理,只要有他在,没有解决不了的机电难题。徒弟于超2008年参加工作,跟着程书江学习一年多,便可以独立在井下检修机械设备、处理电气故障,同时还掌握了PLC编程技术,如今已成长为机电区技术骨干。师徒二人在机电区劳模创新工作室中,与其他队员一起攻关,完成20多项技改项目,为企业节约资金300余万元。

图片

像这样的优秀师徒还有很多。宋守信、刘少臣师徒潜心研究采煤机变频器、遥控器、皮带综合保护器、净化水装置等核心元件的维修、改造和使用课题,解决了所在矿采煤机变频器维修依赖厂家的难题,还先后为东海矿、平岗矿解决了采煤机、掘进机电控系统技术难题,近年来通过改造维修创效近百万元。平岗矿修造厂厂长黄金堂,是公司首屈一指的钻头、电机车改造专家,他和徒弟于江研究对普通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改造后的车床工作效率为普通车床的3到5倍,黄金堂带领创新工作室完成各类创新成果10余项,取得4项国家专利,经他改造的U95免齿套重型截齿1个月可为队组节省30多万元。

2023年,公司完善了《“师带徒”培训实施方案》,建立了三级技能人才库,储备师资力量,从老工人带新徒、骨干带好徒、能手带优徒和名师带高徒四个层面开展分层次递进式培训,从严落实月考核、旬写实、协议期满考核鉴定等程序,将“师带徒”培训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和季度班组建设综合考评。全年共计签订技能型师徒合同665份,出徒416人,经考核合格,发放津贴251.4万元。选树20对优秀师徒进行年度表彰,有5对获“省好师傅好徒弟”称号。

公司将“师带徒”培训作为规范现场培训的重要形式、传承业务技能的重要手段、解决人才瓶颈的重要依托,不断探索老师带新徒、一师带多徒、名师带高徒培训方式,“师带徒”培训工作由煤矿向地面厂处延伸、由重点岗位向普通岗位拓展、由采掘一线向生产辅助单位辐射,有效提升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目前,公司技能职工共计3515人,占井下一线和辅助工人的29.3%。其中“领军梯队”人才库有57人,“名师梯队”人才库有510人,“能手梯队”人才库有1672人,人才整体结构和梯次分布合理。

劳模创新抓联盟:聚合智慧,加速成果转化

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是职工参加公司创效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公司着重在“立、攻、转”上下功夫,依托深井开采创新工作室联盟、智能化创新工作室联盟、机械加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洗选加工创新工作室联盟、防治突出创新工作室联盟、瓦斯治理创新工作室联盟、防治灭火创新工作室联盟,以及18个独立创新工作室,形成“‘7+N’创效”机制,着力攻克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图片

这些联盟打破了地域、行业、单位、专业局限,围绕采掘生产、机电运输、防灭火、防突出、瓦斯治理、机械加工、洗选加工、智能化矿山建设等,针对企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规划、立项、评审、验收、使用和激励保障措施。同时,建立工作责任清单和工作进程推进表,突出跟踪问效、考核加压,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验收,使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个时限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做到事事有人管、责任共担当。同时,对业绩突出、考核优秀的带头人,公司在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不断释放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创新潜能。

2023年,公司42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完成立项79项,创效5657万元。有4个创新工作室跨入省市级行列。东山矿邢晓刚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黑龙江省管企业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公司机械加工创新工作室联盟被评为“2023年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李永辉劳模创新工作室“瓦斯气体变坡式冷却重力旋风脱水装置”项目获省5万元资金补助。

职工建家抓服务:强化保障,构筑和谐矿区

职工之家是公司与职工间的桥梁纽带。公司在“维、促、创”上下功夫,不断优化职工成长环境,进一步探索提高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新方法、新途径。

图片

近年来,公司定期组织开展以“维护职工权益、促进职工素质提升、创最佳业绩;维护企业利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和谐矿区”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投入资金建成以矿史、廉政、安全警示、实操实训“四大基地”为支撑的覆盖全公司的教育培训网络,为职工学习教育提供便利场所。同时,公司以职工创效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目标,投入资金搭建了设施齐全的教育培训、维权服务、文化娱乐、体育竞赛、慰问救助为一体的活动阵地。各直属工会按照“建一个职工书屋、摆一张运动球台、有一块活动场地”的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工作热情日渐高涨。

公司突出职工的权益维护,按时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每年审议涉及职工利益的办法草案,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利用职工代表视察、企务公开等形式,及时了解职工诉求。同时实施以公司、矿厂处、井区科三级“法律法规援助师、创新创效指导师、劳动关系协调师、劳动安全咨询师、心理健康引导师和权益纠纷调解室”为主的“五师一室”维权建设,建立职工“诉求驿站”,有针对性地开展权益维护工作。公司依规做好拔尖人才、科技创新带头人、大工匠和职工的权益维护工作,制定相关措施,提高对高级人才的奖励和补贴。

通过“五大平台”建设,公司职工队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及创效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用工规模大幅缩减,很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营业收入、经营利润、人均工资实现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原煤产量都保持了稳中有增的良好发展态势。

图片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公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会继续坚持人本理念,千方百计提升职工素质能力,优化创新创效环境,让每名职工都能凭借‘硬身手’收获‘真实惠’,打造天高任鸟飞的‘成长高地’,百舸争流的‘人才家底’,我们的职工创效创新工作也一定会花开并蒂,硕果飘香。”矿区工会主席杜学工说。